首页成语词典铁杵磨成针铁杵磨成针的意思
tiěchǔchéngzhēn

铁杵磨成针



铁杵磨成针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杵:舂米或捶衣用的棒。将铁棒磨成细针。比喻只要有恒心,肯努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

出处宋 祝穆《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》:“在象耳山下,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弃去,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’太白感其意还,卒业。”

例子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凡事事缓则圆,又道是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

注音ㄊ一ㄝˇ ㄔㄨˇ ㄇㄛˊ ㄔㄥˊ ㄓㄣ

繁体鐵杵磨成針

感情铁杵磨成针是褒义词。

用法主谓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褒义。

近义词铁杵成针

英语an iron pestle can be ground down to a needle(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解释、铁杵磨成针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度外之人 度外:心在计度之外。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
圆颅方趾 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
见风是雨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,就轻率地信以为真
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
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
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
自我批评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
旁征博引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
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
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
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
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
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。
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
刻不容缓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
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
飞蛾扑火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
麻木不仁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
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
冒失鬼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
河山之德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
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
骂骂咧咧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
顾影自怜 看着影子;自己怜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独失意;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。
一目十行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死胡同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绝境、绝路。
变化无方 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。
一弹指顷 手指一弹的时间。比喻时间极短暂。